专访:贵服通翟海虹:将“广电金码”做成团标、行标,希望可以实现收入5亿
时间:2023-07-07 来源:中广互联 分享:
6月初,贵州广电局发布消息称,贵州“广电金码”深化与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行业合作,已为869万广电用户提供2万集科普培训资料及57项政务、9项医保、28个景区查询服务。
目前“广电金码”项目的进展如何?贵州广电如何参与到文化数字化建设?带着这些疑问,中广互联采访到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任二级公司贵服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翟海虹。

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任二级公司贵服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翟海虹
期间,翟海虹重点提到,贵服通今年设立的目标是实现收入5亿。依托广电营业厅、乡镇服务站和用户优势,“广电金卡平台”已构建大小屏互动的新型融合网电商模式,引进687家省内外优强企业,12000余款优质、优惠、可信商品,实现收入7.79亿元。
贵服通是贵广网络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
中广互联:您好,请您先介绍一下贵服通公司的基本情况吧?
翟海虹:贵服通是贵广网络的全资子公司,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
公司源于2015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中国文化(出版广电)大数据产业项目(简称“CCDI”项目)”战略合作协议。CCDI项目于2017年1月列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
其中,“广电金码”项目是CCDI项目、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重点建设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金卡办批复同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广联有线委”)在总局的行业领导下推进实施广电金卡试点工程;2016年,经中广联有线委授权,确定贵广网络率先在贵州省开发建设广电金码省级云平台——广支付云平台,服务当地800多万用户。
“广支付”云平台通过与行业码关联生成“广电金码”
中广互联:此前,贵服通的“广电金卡平台”入选了“第三批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项目库遴选入库项目”。目前“广电金卡平台”的情况您可否做个介绍呢?
翟海虹:贵服通“广电金卡平台”又称“广支付”云平台,是基于贵广网络云、管、端的资源优势,通过广电金卡钱包体系,为百姓提供“一网通办”各类智慧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已将“广支付”融入到不同行业,目前“广支付”通过与身份证、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健康卡、社保卡、金融卡等行业码关联生成“广电金码”,实现一键申领,一码通用。不仅为用户提供广电钱包服务,实现账户支付、线上购物、金融服务等功能,还依托会员信用体系,提供权益积分、信用分期,保证资金安全、可管、可控、可追溯。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广电承接了贵州省电子健康卡(简称“黔康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广电金码已改造医疗机构1211家,“黔康码”注册用户2500万人,使用次数达1.3亿次。下一步我们将和医保的移动支付做结合。
此外,我们还和人社局有合作,通过将广电金码和人社卡做协同,实现用户在大小屏上查询个人养老金。
中广互联:广电金码是广电金卡的升级版吗?
翟海虹:是的。广电金卡是实体卡,是个预付费卡,随着技术的升级提升已变成了广电金码,类似二维码的形式。目前卡码协同,对人、机构和设备进行标识,打造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物、人与设备的创新互联网生态。
“广支付”今年的重要任务是打通支付生态的上下游
中广互联:为何要打造支付体系呢?关于“广支付”有哪些重要布局?
翟海虹:广电金码提供的广电钱包服务,类似于微信的零钱包、支付宝的余额宝、联通的沃支付。个人认为,广电一定要做移动支付的生态体系,形成资金沉淀。一方面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有自己的钱包,另一方面是广电需要形成权益积分体系,打造自己的卡券,赋能整体业务生态。
关于“广支付”今年的重要任务是打通支付生态的上下游,为G端、B端、C端三端提供服务。例如,与卫健委的卡管对接起来,把卫健委的五级远程医疗服务入驻到我们的平台上,在平台上可以实现预约挂号。
在贵州“广支付”云平台已和BOSS系统、NC系统进行了打通,做到了数据流、资金流、信息流、发票流、业务流等五流合一。贵广网络的党员缴费已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下一步我们想要利用“广支付”为营业厅赋能,目前有线电视用户流失严重,我们可以依托广电营业厅、乡镇服务站和用户优势,实现大小屏互动的新型融合网电商模式,引入新零售模式。
例如可以在营业厅中卖快消品,为用户做便民服务,真正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生活服务问题,最终通过会员营销的方式,把业务、流水做起来。通过不同的积分体系和有线电视套餐绑定,拉回用户。
我们还希望通过“广支付”平台为金融行业、小微企业赋能,目前已与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江苏文化产权交易所完成对接工作。
“希望将‘广电金卡’做成团标、行标”
中广互联:在支付体系构建方面,贵州广电有哪些优势呢?
翟海虹:2008年,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广电金卡列为十六张行业卡之一,并明确了以全国光纤主干网建设为契机,建立统一的广电金卡用户管理系统。
2018年贵州成为了国内首个国家级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一些项目就可以先行先试。
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由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中国广电牵头,支持指导贵州研究建设基于广电身份标识的支付体系。同年,《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好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明确在贵州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利用广电金卡建设结算支付平台,为参与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交易的机构、用户等提供快捷服务。
后续我们希望将“广电金卡”做成团标、行标,用于广电行业甚至跨行业的支付标准。
中广互联:我注意到,4月中旬“贵广网络”北京“广支付”实验室揭牌成立。为何要在北京成立实验室呢?
翟海虹:这个实验室实际就是贵服通的实验室,广支付云平台在贵州已经落地,实验室的成立便于下一步平台为中国广电提供服务,将贵州模式向全国复制推广,赋能广电业务数字化转型。
贵服通将配合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做基于文化标识的支付体系
中广互联:想了解一下,您如何看待广电参与文化数字化建设?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翟海虹:此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部署提供标识编码注册登记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完善结算支付功能,形成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中心和区域中心,服务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中心。”
有线电视专网可管可控,依托广电做大数据中心,通过算法支撑后续业务,这对广电来说是巨大的机遇,一定要牢牢把握。然而,各省要将自己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数字资产入驻到平台上,工作量非常大,且游离在不同的机构,协同起来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各地宣传部来牵头主导,做好时间表、路线图,组织专班负责。重点将文化数字资产和文化产权交易所对接好,不断提升数字资产的价值。
下一步我们就是要配合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做基于文化标识的支付体系,和公共文化产业委员会加强对接。
参与文化大数据建设,贵广网络已完成3个系统平台搭建
中广互联:贵州广电在文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布局呢?
翟海虹: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贵广网络建设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数据西南中心,并以统一架构、统一服务、统一API的方式部署在广电云,对所有的物理存储计算资源进行管理。
根据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要求,贵广网络已完成西南区域平台的建设,并建设了底层关联集成系统、红色基因库编辑系统、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系统等系统平台。
去年贵广网络在现有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持续建设西南区域数据中心,继续推进建设国家文化数字化西南区域服务平台。在“东数西算”工程中,贵州入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下一步贵州广电将在中国广电网络公司的统筹规划下,通过全国国干网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西南区域中心联通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中心平台,目前已在做可行性调研。
实现收入5亿,贵服通希望将支付平台落地乡村、社区
中广互联:贵服通公司今年下半年有哪些重点计划呢?
翟海虹:贵服通今年设立的目标是实现收入5亿。在贵州区域,让支付平台落地乡村、社区,对村支两委、社区居委会等G端赋能,将便民服务与金融支付融合打通,最终将消费者引流到广电大屏以及订购192套餐,不断发展固移业务。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到文化数字化建设当中,将基于广电身份标识的支付体系用于文化消费场景。
中广互联: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翟海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