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电光纤网络建设:I-PON技术与生态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时间:2021-11-01 来源:中广互联 分享:
2021年10月28日下午,由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主办,《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中广互联协办的I-PON技术与生态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广西新媒体中心)举行。

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全国各地广电网络公司的领导和专家,以及I-PON产业合作伙伴代表约70人参加会议。大家围绕I-PON技术与生态发展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积极为I-PON技术的演进、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建言献策,理清思路,凝聚更广泛的共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杜国柱,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一级巡视员朱日荣,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向阳,中国广电山西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雷,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雪菘,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罗勇出席研讨会,参会领导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纷纷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与会各方代表通过本次会议,对I-PON技术有一个新的认识,为I-PON技术的演进、产业的发展与应用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I-PON技术不断完善升级、走向成熟,为有线电视接入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更符合各地实际的解决方案。
I-PON是中国贡献给广电行业的一项世界标准。I-PON技术是将有线电视网络IP化、光纤化的同时,把IP广播技术与交互PON网络技术相融合的创新技术,其优点是既保留了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特性,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安全播出政治属性和高质量传输特性的同时,又满足终端用户交互业务和宽带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实现了超大带宽双向接入,完全满足全业务融合的创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广电建设。I-PON作为广电总局在《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中提出的三种FTTH光纤到户技术标准之一,在《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实施指南(2020~2023年)》以及正在制定的《有线电视接入网工程技术标准》中都得到推荐应用。
目前,I-PON技术已在吉林、广西广电网络建设中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一些省份的县级网络也有实际应用,并已在多个省网搭建了试验网。据统计,现有I-PON用户已达到400多万户。其超大带宽的传输能力、偏平简约的网络结构、安全稳定的运行效果、强大的综合业务拓展能力以及便捷的平滑升级模式与其它网络技术相比其优越性正日益凸显,效果显著,也引起了电信运营商的持续关注,产业生态规模正逐步形成。
会议以研讨I-PON技术演进路线和建设产业生态为主题,吉视传媒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雪菘,中国广电湖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网建运维部总监邱志荣,广西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洪亮,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军,中洪生(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磊,上海云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力分别以《I-PON技术应用情况介绍》《关于I-PON的一些探讨》《I-PON融合网在智慧广电中的发展应用》《高质量视频承载的关键问题》《全IP全媒介多终端10G I-PON网络技术》等为题作专题发言,回顾了I-PON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历程,介绍了I-PON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生态建设情况,对I-PON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了深入分析和展望,围绕I-PON产业发展思路和应用创新模式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广西广电网络是国内最早采用I-PON技术构建全光网络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之一,经过3年的努力,通过“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的实施,建成了一张六级贯通的I-PON全光网络,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也是最早开展IP化全光网传输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了大容量的万兆IP广播分发技术难题,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业界提供了基于SDN技术的低成本、广覆盖的I-PON组网解决方案。
目前,广西广电网络已经拥有I-PON用户超过160万户,I-PON网络覆盖400万户,系统稳定运行至今,未出现重大事故以及安全风险。如今,在I-PON网络上,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开展了一村一屏、空中课堂、数字图书馆、8K直播视频等多种业务实践,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广西的规模应用实践,证明I-PON技术是符合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潮流趋势的。本次研讨会还宣读了由广西广电和吉视传媒等发起的《成立I-PON生态联盟倡议书》,倡议成立I-PON生态联盟,本着信息共享、协同创新、产业推动、深入交流、联合推广为宗旨,共同加快推进I-PON网络建设、创新应用及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推进产学研用生态发展。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广西记者站、新华社广西分社、广西广播电视台、上海证券报、腾讯新闻等主流媒体前来报道。徐洪亮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I-PON技术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这一技术也将能走出国门,推广到东盟国家广电同行中应用。